10月31日-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圆满落幕。我院《融合几何优化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胶质瘤影像精准诊疗领域的应用研究》项目,经过层层选拔与激烈角逐,最终脱颖而出,斩获“人工智能+”专项赛一等奖,创造了学院在挑战杯赛事中国奖的突破。
项目风采

项目名称:融合几何优化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胶质瘤影像精准诊疗领域的应用研究
项目组别:应用赛
项目获奖:一等奖
团队成员:吴皓文、张嘉裕、周沛、刘静姝、陈淑敏、陈好、徐子辉、耿雨杰、张棋、张萧尘
指导老师:朱红、许倩、徐金辉
落地转化签约对接会

《融合几何优化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胶质瘤影像智能诊疗领域的应用研究》项目应团省委邀约参加了“挑战杯”竞赛优秀项目落地转化签约对接会,项目指导老师朱红教授现场进行项目展示,并与苏大天宫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转化框架协议。
本届大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京大学、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竞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
备赛期间,校领导、校团委和学院领导多次亲临指导,为项目提供了完善的备赛场所、系统精准的赛前培训辅导;项目师生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夜以继日地进行项目细节打磨、路演答辩演练,充分展现了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良好精神风貌。

此次获奖实现了我院在"挑战杯"国家级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是学院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学院将继续深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培养模式,为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感悟
项目负责人 吴皓文
精彩的人生,正是由无数个无悔的瞬间铺就而成。我始终希望自己的大学生活能够闪闪发光、充满力量,不辜负这青春中最宝贵的四年时光。为此,我选择走进灯火通明的实验室,与志同道合的队友一起,夜以继日地打磨稿件、反复演练。我们以奋斗为共同语言,以信念为前行灯火,最终携手摘取了胜利的“果实”。这段比赛经历,不仅锤炼了我的毅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我获得了与各高校优秀学子同台交流的机会,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与认知边界。所有的收获与成长,都化作我对未来的坚定与从容。回望这段熠熠生辉的日子,我庆幸自己没有虚度——它正是我青春中一个无悔而闪亮的印记。
项目核心成员 张嘉裕
站在“挑战杯”国赛的舞台,是我难忘的第一次。当一等奖的消息传来,那些熬夜修改的方案、反复打磨的讲稿,都在此刻有了回响。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导师陪伴我们一遍遍调整汇报框架的深夜,是队友在我紧张时投来的坚定目光,是学校、学院为我们提供的每一次精准辅导和保障支持。它们像一块块拼图,悄悄拼出了我们成长的轨迹。许多年后,当我回望这个瞬间,一定会记得那个敢于挑战、全力以赴的自己——在团队的支撑下,我们不仅赢得了荣誉,更遇见了发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