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位置导航: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2026届毕业生秋季招聘会邀请函

来源:

访问:

2025-10-14 09:36

尊敬的用人单位:衷心感谢长期以来对我院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平台,我院拟于202510-12月举办2026届毕业生秋季招聘会,诚邀贵单位莅临参会。
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2026届毕业生生源信息


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介绍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1年,依托学校六十余年的医学教育优势,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及附属医院信息中心等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工结合特色。学院汇聚了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兼具深厚理工背景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团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55%,专任教师80%具有博士学位,35岁以下青年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

在学科建设方面,2013年获批医学信息学硕士点,2019年设立医学信息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学院下设医学智能教研室、医学信息教研室、软件工程教研室、智能医学工程教研室、网络系统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数理教研室和一个实验教学中心(包括9个学生计算机中心实验室、2HIS-医院信息系统教学实验室、1个网络实验室、1个医学工程实验室和1个物联网技术实验室)。累计接入三甲医院、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739家,已在全国构建起规模化的高质量医学信息教育资源共享和应用服务生态。

学院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近五年来,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1项、省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挑战杯省金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美国数学建模大赛、蓝桥杯软件信息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奖项200余项。

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全体同仁将充分发扬医工结合的专业特色,以以人为本,信息领航的现代信息学教育思想为先导,致力于培养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迎接技术快速更新挑战的交叉复合型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立足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医学卫生信息类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

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2026届毕业生专业介绍

医学信息工程(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医学背景,具备扎实的信息工程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从事医疗信息相关软硬件系统的开发、设计、应用、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工作,且具有胜任力、创新力、国际化视野及家国情怀的医学信息工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医工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下,主要学习医学基础、信息技术、医学信息以及医院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具备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医药公司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网络管理、数据信息管理及数据分析挖掘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临床医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临床医学概论、离散数学、数据结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Web前端开发技术、人工智能导论、医学信息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实习安排26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医学信息学、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应用软件开发、信息网络管理、医疗与健康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等工作;在大中专院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理与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及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及综合应用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医学及医疗设备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程序设计能力 、程序分析能力和数字医学技术研究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科研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医学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临床医学仪器设计原理、数字医学、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等相关理论知识,具备在医疗卫生领域、科研部门和教育单位从事数字医学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到企事业、技术和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及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与临床医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人体系统解剖学、人体疾病学基础、影像诊断学、临床医学仪器设计原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医学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像学、人工智能。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实习安排26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与信息系统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医学应用软件开发、医疗与健康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等工作;在大中专院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智能医学工程(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为背景,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富有创新、创业和团队协作意识。在科学研究、项目开发、组织管理、团队协作、技术创新及智慧医疗研发等方面的复合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如下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与智能医疗相关的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相关技术,能够进行生物医学大数据挖掘、智能医学图像处理、智能药物研发与医学信息安全等工作。

主干学科:信息技术、医学、智能科学。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导论、人工智能概论、医学电生理学、离散数学、临床医学基础、脑与认知科学概论、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电子学基础、人体系统解剖学、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生物信息学、计算机视觉、医学图像处理、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最优化算法、自然语言处理、区块链和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与精准医学、智能人机交互技术、智能医学课程设计、脑机接口控制。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学、医学技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

学生就业方向:健康医疗服务行业,如: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企业等;健康医疗产业,如:医疗系统、智慧医疗相关企业;卫生健康管理部,如:卫健委、药监局、医保局等;高校、研究院所、从事智能科学,智能医学研究。